斗栱在古建筑房屋中有哪些作用?曲阜古建筑公司为大家介绍一下。
(1)增加屋檐宽度、延长滴水距离
处在房屋檐口的斗栱,由于层层栱件向外挑出,使檐口水平宽度也随着增加,有斗栱的上檐出=檐平出+飞椽出+斗栱出踩,而无斗栱的上檐出=檐平出+飞椽出,所以,有斗栱的上檐出要大。上檐出大,对基础、墙体的遮风挡雨的面积就大,因而,对保护基础台明免受侵蚀的作用也有所加强。
(2)承接部分荷载、均布传递路径
一般房屋的屋面是通过桁檩,将荷载传递给屋架梁,再由屋架梁集中传递给柱,进而下到基础。而有斗栱建筑,则可通过斗栱承接屋檐部分荷载,将这部分荷载分散传递给额枋,再由额枋和屋架共同传递给柱,使荷载的传递路线增多,具有减轻屋架梁负荷的作用。
(3)丰富檐口造型、增添装饰效果
斗栱是由几种不同形式的栱件组合二成的,它的立体造型非常优美,在檐口下面装上这些优美的组合物,不仅增添了檐口的生动活泼感,而且丰富了檐口的立体造型,是整个建筑物锦上添花,显得富丽堂皇、气势磅礴。
(4)增强抗震能力、提高安稳程度
一般房屋建筑的梁柱之间节点,是承受横向剪力的薄弱点,因此,除刚性节点之外,其抗震能力都比较差。而斗栱正好解决这一节点的弱点,因为它由若干个纵横栱件互相严密咬合而成,能承受来自纵向和横向的剪力,并能自身分解这些作用力的破坏性,因而可大大提高整栋房屋的抗震能力。明显的例子是,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,靠近唐山的蓟县是受影响较大的地区,在该境内的独乐寺大院内,一些低小无斗栱的建筑大部分都被震坏,而具有20多米高带有斗栱的观音阁和山门却安然无恙。